服务热线:157017446166

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必一运动逛大集、看演出、赏民俗…副中心红红火火闹元宵

发布时间:2025-03-08 07:55:56

  “湾家灯火盛 悦享副中心”2025年通州区“我们的节日”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暨张家湾镇元宵节文化庙会火热举行,

  本次文艺演出共有古韵新声·启新程、金蛇起舞·喜相逢、逐梦远航·绘新篇三个部分,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交融、本土与流行齐唱、演员和居民一起登台同乐的元宵节文化氛围,同时设置永顺镇和永乐店镇分会场。

  非遗摊位上,张家湾毛猴坊、运河人家非遗花馍等多个非遗的传承人现场演示传统非遗技艺,让居民近距离体验非遗民俗文化的魅力。

  小吃摊位提供的糖葫芦、糖画糖人、咯吱盒等各类地方特色美食,让居民在品尝美食的同时,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。

  本场活动吸引市民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,同时在通州发布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,观看总人数超3.9万人。

  集市一角,一场热闹的猜灯谜活动正在进行。“需要一半,留下一半。(打一字)”“站着百分高,躺着十寸长。裁衣做数学,它会帮你忙。(打一日常用品)”

  大集猜灯谜区域,五颜六色的灯笼下悬挂着各式各样的灯谜,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参与。大家或低头沉思,或相互讨论,猜中谜底并完成打卡任务后,还可以免费兑换精美纪念品,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
  家住于家务西里社区的赵阿姨带着小孙子来参加活动,她说:“今天特意带着孩子来赶集,在这里感受到了闹元宵的欢乐。猜灯谜活动很有意思,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知识,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”

  昨天一大早,“美在西集品味乡愁”小车会传统艺术展演活动在该镇文化广场热闹上演,来自张各庄村、协各庄村、吕家湾村、杨家洼村、和合站村、肖家林村的花会队伍,为镇域群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民俗文化巡演。

  激昂的大鼓表演率先点燃现场气氛,明快的鼓点激发起观众的热情。紧接着,灵动的舞狮和欢快的秧歌轮番登场,演员们拿出看家本领,赢得阵阵掌声与喝彩声。

  作为“重头戏”的小车会表演将元宵节活动推向。媒婆、坐车娘娘、推车老人、拉车人、文人公子……各种角色身着传统服饰,用幽默滑稽的表情动作生动演绎推车赶路、上山过桥等情节,诙谐的表情动作、整齐划一的舞蹈,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。大家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。演员们还不时与群众互动,现场欢声笑语不断。

  逢年过节,小车会表演是我最期待的活动。今天在家门口热热闹闹过元宵节,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,特别高兴!

  昨天傍晚,忙碌了一天的快递小哥董辛鹿停好车,推开了社区服务站的大门。“快来快来,就等你了!”服务站中,社区居民、保安、房地产中介还有辖区企业代表欢聚一堂,共同庆祝元宵佳节的到来。

  “把灯笼挂起来。”晚上六点,活动正式开始,一盏盏贴着灯谜的喜庆灯笼在大家的协作下被挂到各处,这些灯谜可不简单。

  里面不仅包含了传统灯谜,还有法治和家风、家教类的灯谜,充分展现了西上园社区法制广场宣传阵地的特点,让大家在过节的同时还能学到知识。

  除了猜灯谜,活动还会发动社区大家庭一起煮元宵、包饺子,新鲜的大葱和牛肉在谈笑间变成了饺子馅,保安和快递小哥也加入了擀饺子皮的行列。

  “今年是我在西上园社区送快递的第6年,能和社区的大家庭一起吃元宵、包饺子,感觉就像回到家了一样。”董辛鹿说。这位中仓街道的“飞毛腿”快递员不仅关注自己送快递的本职工作,还时刻留意着社区环境和安全,和居民们结下了深厚情谊。

  “社区大家庭不仅有我们千家万户的居民,还是快递小哥、保安、房地产中介等新就业群体和辖区企业共同生活、工作的空间。能够通过传统节日让大家齐聚一堂,相互了解,对于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社区,增强社区造血功能和服务能力很有帮助。”西上园社区党总支王泉泉说。

  元宵佳节之际,张家湾镇上马头村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昨日,上马头村精心策划了一场以“党建引领促和谐,龙腾元宵聚民心”为主题的舞龙表演与猜灯谜活动,吸引了众多村民共庆传统节日。

  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响起,一场精彩的舞龙表演拉开了序幕。一条五彩巨龙在村民的操控下,时而翱翔天际,时而翻滚盘旋,气势磅礴,栩栩如生。舞龙队员们步伐一致,动作矫健,将龙的威严与灵动展现得惟妙惟肖,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欢呼。

  由上马头村舞蹈队带来的扇子舞《中国美》,再度点燃了现场热情。村民们手中的扇子,时而如蝴蝶振翅,时而似含苞待放,将扇子的柔美与舞蹈的韵律完美结合。非遗传承节目《抖空竹》也为活动增添了一抹亮色,表演者手法娴熟,技巧高超,让在场的观众大开眼界。

  猜灯谜活动也火热登场。各式各样的灯笼下悬挂着精心准备的灯谜,内容涵盖党建知识、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生活常识,既富有趣味性,又充满挑战性。村民们或驻足沉思,或三五成群热烈讨论,争相抢答,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。每当有人猜中谜底,都会兴奋地跑到兑奖处领取精美小礼品。每个村民还可以领到当场摇制、煮熟的元宵,感受节日的甜蜜与温馨。

  近年来,上马头村在村“两委”带领下,不断强化党建引领,聚焦基层治理,创新协商议事机制,促进党群和谐。此次元宵节活动的举办,不仅展现了村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,也进一步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,增强了凝聚力。未来,上马头村将继续结合传统节日特色,举办更多贴近民生、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,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。

  昨日,通州区文化馆举办“欢天喜地·中国节——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宵节特别音乐会”,演出由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、北京交响乐团联合主办,北京交响乐团联合北京民族乐团共同呈现,为副中心居民带来一场年味好戏。

  此次演出也是北京交响乐团“乐舞银蛇”2025北京交响乐团新春演出季的收官之作,上演依托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九个传统节日而创作的混编室内乐组曲,该作品2024年获得文化和旅游部“时代交响”创作扶持计划。

  组曲包含9首乐曲,分别是《节日序曲》《贺新年》《腊八谣》《赛龙夺锦》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《望月》《九九重阳》《冬至》《闹元宵》,分别对应除夕、春节、腊八、端午节、七夕、中秋节、重阳节、冬至、元宵节。其中“梁山伯与祝英台”以二胡、大提琴与乐队的形式呈现。

  “过年的方式越来越多,现在能在家门口欣赏到世界级高水平的交响乐,我们感到非常幸福!”观众沉浸在美妙乐曲中,对精彩演出赞不绝口。

  锣鼓喧天闹元宵,民俗表演看永乐。昨日下午,“幸福隽永乐享新篇”永乐店镇民俗文化活动在永乐广场举行,舞龙、空竹、小车会、舞跷等充满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节目吸引不少群众驻足观看。

  下午2点,永乐广场上锣鼓喧天、人声鼎沸。由通州区委宣传部、永乐店镇党委、永乐店镇政府共同主办的民俗文化活动会演正在这里热闹上演。

  演出一开始,后马坊村的武跷会闪亮登场。据了解,踩高跷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之一,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。在历史文化重镇永乐店镇,高跷一直以来都是传统佳节的“重头戏”,其表演形式多种多样,五花八门,“能文能武”,因为精彩好看,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。高跷队员们踩着高高的木跷,如履平地般行走自如,还不时做出翻跟斗、鲤鱼打挺、叠罗汉等各种高难度动作,惊险刺激的表演引得观众阵阵惊呼,掌声不断。

  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,德仁务后街村的“中华龙”舞起来了。一条金色巨龙在舞龙队员的操控下腾空而起,时而盘旋飞舞,时而昂首摆尾,活灵活现,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。

  德仁务中街村夕阳红空竹队带来的健美空竹操,让观众跃跃欲试。只见空竹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,时而如蝴蝶翩翩起舞,时而如陀螺急速旋转,令人眼花缭乱,叹为观止。

  柴厂屯村舞蹈队表演的《开门红扇子舞》,小甸屯太平车会表演的小车会,同样深受群众喜爱。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,推着装饰华丽的小车,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载歌载舞,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节日喜庆。

  “今天的表演太精彩了,一场演出可以看到这么多精彩的民俗表演,太过瘾了。”村民张大爷兴奋地说,“这些传统民俗表演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也让我对元宵节有了更深的了解。”

  近年来,永乐店镇以春节、元宵节等传统节目为依托,搭建群众舞台,采取政府搭台、群众唱戏方式,用传统民俗串联起充满文化味、烟火气的元宵节日氛围,为市民群众献上一道道精美的文化“大餐”。

  昨天上午,以“薪‘漷’相传金蛇纳福”为主题的运河上的通州·漷县镇民俗文化活动在圣火广场开幕。

  作为漷县镇文化振兴的重要品牌活动,此次民俗文化活动以运河为舞台,以文化为纽带,将传统民俗与非遗传承、农产品展销、互动娱乐相结合,吸引了众多群众齐聚漷县,共赏千年古镇的时代新韵。

  活动现场,张庄村“运河龙灯”表演成为焦点。两条18米长的蓝色巨龙翻腾跃动,龙身金鳞熠熠生辉,鼓乐齐鸣中演绎“龙翻身”“龙盘窝”等十三种传统套路,磅礴气势震撼全场。同时登场的还有传统小车会、舞龙、太极拳等民俗表演,锣鼓喧天中再现运河古集的繁华盛景。

  活动特别设置了“非遗展示”与“漷县菜园”展区,手工笤帚制作、纳纱、绢花制作、通草花制作、纸塑制作、雕漆制作等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,与游客互动,带领大家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  非遗美食纪各庄豆腐、马头齐记香油被众多游客围观抢购,“漷县菜园”的优质农产品吸引游客驻足品尝购买。

  活动中,投壶、猜灯谜、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与现代竞技结合,成为亲子家庭的热门打卡地。孩子们兴奋地参与滚铁环比赛,家长们则在一旁猜灯谜。投壶区更是吸引众多游客参与挑战,大家纷纷尝试将箭矢投入壶中,体验古人的娱乐方式。

  近年来,漷县镇紧紧围绕“文化健康小镇”的发展定位,积极探索“农业+文化+旅游”的融合发展模式,通过开展漷县民俗文化活动、民间美食活动、运河牡丹游园会等多种文化活动,不断擦亮漷县文化品牌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也极大地提升了漷县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
  活动现场还为漷县镇10支志愿服务队伍授予了“漷伴同行”志愿服务示范队旗帜,志愿者现场发出倡议,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,为漷县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志愿者表示,将积极参与环境整治、文化传播、乡村旅游推广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,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助力漷县镇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。

  从张庄龙灯的千年舞动到“漷县菜园”的绿色生机,此次运河上的通州·漷县镇民俗文化活动以创新姿态激活传统文化基因,为副中心文旅发展注入鲜活力量。

  未来,漷县镇将持续挖掘运河文化内涵,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,以文化为引领,农业为基础,旅游为引擎,推动三产融合,促进乡村振兴。通过打造特色文化品牌,提升乡村旅游品质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,带动当地经济发展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咨询热线:157017446166
LINK 友情链接: 优酷 京东 淘宝 微博
Copyright © 2012-2024 必一运动·(B-sports)官方网站